近期,亚马逊针对美国站和加拿大站卖家更新了FBA库存处理政策,两项重要计划——“批量清货”与“物流捐赠”的注册与执行规则将于2025年9月30日起发生强制性调整。这一变化可能显著影响卖家的库存处置方式与利润结构,建议广大卖家高度重视并提前应对。
一、政策调整核心内容
1️⃣批量清货计划:默认开启,仍可退出
原规则:卖家需主动选择加入;
新规则:自9月30日起,该系统将默认自动为卖家注册该计划。
影响:若卖家未在后台预先设置“可售/不可售库存”的自动处理方式,滞销库存(包括可售与不可售)将自动进入清货流程。
注意:卖家仍可手动退出该计划,或设置其他处理方式(如退货或销毁)。
2️⃣物流捐赠计划:强制加入,不可退出
原规则:卖家可自行选择是否参与;
新规则:美国站与加拿大站的所有卖家将被强制加入,即使此前已退出,系统也会自动重新注册。
执行方式:亚马逊将优先把符合捐赠条件的库存交由美国非营利机构处理,仅对不适宜捐赠的商品做弃置处理。
费用说明:捐赠所产生的费用与弃置收费标准一致,卖家无需额外承担运输成本。相较退货(如每件0.5美元),捐赠(如每件0.15美元)在成本上仍具一定优势。
附加价值:完成捐赠后,卖家将收到官方捐赠证书,有助于提升企业社会责任(CSR)形象。
二、对卖家的潜在影响与风险
1️⃣库存处置主动权减弱:卖家在处理滞销或不可售库存时的选择空间进一步收窄。
2️⃣利润风险:
◾批量清货回收价值较低,可能造成潜在利润损失;
◾捐赠虽无直接收益,但成本可控,且具备公益与环保效益。
3️⃣品牌与社会责任平衡:捐赠行为可强化品牌绿色形象,但相关经济成本需由卖家承担。
三、应对建议
✅立即检查后台设置:
◾登录Seller Central,确认“可售/不可售库存自动处理方式”是否符合预期;
◾根据销售潜力,为不同商品设置退货、销毁或清货选项。
✅分类规划库存处理策略:
◾对仍有销售潜力的库存,优先考虑促销或降价清理;
◾对无清货价值但适宜捐赠的商品,可借助该计划减少弃置成本;
◾长期滞留(如超过270天)的库存应尽快评估清货可行性,加速资金回流。
✅长期优化库存管理:
◾加强选品与补货管控,从源头上减少滞销库存产生;
◾借助清货销售数据反馈,反向优化后续运营与选品决策;
◾将环保与社会责任因素纳入品牌运营体系,提升综合竞争力。
亚马逊此次政策调整突出“默认强制”特点,一方面推动环保与公益,提升平台形象;另一方面也将库存处置的经济成本与操作压力转移至卖家端。建议卖家积极应对,通过前置设置和策略调整,避免因系统默认执行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。
温馨提示:该政策目前适用于美国站与加拿大站,其他站点卖家建议保持关注,及时核查本地规则是否同步更新。